党课讲稿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契合的哲学根据
2024-12-19
39.21KB
5 页
侵权投诉
【党课讲稿】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契合的哲学
根据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契合的哲学根据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五千多
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相
对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一个结合”,由于马克思主义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二个结合”涉及的是两种不同来源的文化形
态,且这些文化形态各有自己的历史纵深与话语体系,因此,何以实现
两种文化形态的内在契合,进而生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新形态,而不
是通过“拼盘”硬凑“掺和”搞成“大杂烩”,就必须在哲学的层次分
别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予以前提性的考察。从理论
哲学到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上的革命性突破马克思在《关于费
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地表达了其哲学的旨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
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从柏拉图以来的西方主流
哲学基于世界的二分,认为理论理性可以超越现实生活,进而在生活之
外的理论理性中找到一个阿基米德点,并以此为起点构造各种自足的、
完备的理论体系,这是理论哲学的思路;马克思则基于实践的首要性与
基础性,指出理论思维只是生活实践的一个构成部分,因而理论思维不
仅不能从根本上超出生活,而且还是从属于生活实践的,这是实践哲学
的思路。从理论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转变是现代哲学的重大突破,它不仅
改变了哲学的基本范式,也深刻影响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认为人类社会
的发展是人们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这一观点与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思想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知行合
一”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提出的著名命题,强调知识与行动的统
一,认为真正的知识必须通过行动来验证和体现。这与马克思主义实践
哲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观点不谋而合。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来源
于实践,又指导实践,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种观点与“知
行合一”所强调的知识与行动的互动关系高度一致,为马克思主义与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此外,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与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相契合。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
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人与自然的关系则是物质生产的基
础。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认为人类应当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这
种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在当
今时代,面对全球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
物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相结合,为我们提供
了宝贵的理论资源和实践指南。
在方法论层面,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
庸之道”也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强调事物的普遍
联系和变化发展,认为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中庸之
道”则主张在对立中寻求平衡,在矛盾中寻找和谐,追求事物的最佳状
态。这两种思想虽然产生于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但都强调了事物内
声明:本站所有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内容均由用户自行发布或自行提供,可能存在所发布的信息并未获得所有人授权、或信息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本网站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渠道,虽严格审核把关,但无法完全排除差错或疏漏,因此,本网站不对其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