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心得体会
2024-12-25
39.39KB
4 页
侵权投诉
读《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心得体会
读《黄与蓝的交响一中西美学比较论》心得体会
同志们:
按照区党工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党员读书月”的活动安排结合近期
我的读书学习情况,下面我简单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不妥之
处,敬请批评指正。没想到,易中天、邓晓芒两位先生合著的《黄与蓝
的交响一中西美学比较论》,竟然经历了那么有趣而漫长的历程。这两
位当代中国思想界、文学界、历史学界举足轻重的人物,30 多年前曾是
武汉大学的同学。易中天是中文系 78 级研究生,邓晓芒是哲学系 79 级
研究生。他们曾在同一栋宿舍楼里饮食起居,一同向往着诗与远方。当
年读书时,邓晓芒写下一个创作提纲,多年后,这个提纲就变成了这本
皇皇巨著《黄与蓝的交响》,它是二人共同开创的中西美学、哲学比较
理论的学术里程碑。据说,当年易中天读了邓晓芒刚刚完成的创作提纲
后,不仅成为难得的知音,更欣然加入论道。几年之后,二人将这个提
纲合作为一篇《中西美学思想的嬗变和美学方法论的革命》论文。这两
个正当而立之年的青年人,当时在学术界还属于青涩后生,他们没想到
论文在交流会议上引起了重视,之后发表于《青年论坛》,并得到业界
权威的高度评价。著名哲学教授方鸣建议他们将论文扩展为一本专著。
两个青年人得到肯定之后,欣喜之情难以言表,兴奋得马上就投入了狂
热的写作过程。三年之后,初稿完成。那年 30 出头的他们,已经不再是
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而是开始在各自的领域崭露头角的学者。
《黄与蓝的交响一中西美学比较论》这本书,不仅是一次学术上的
探索,更是两位作者对人生、文化、社会深刻思考的结晶。书中,易中
天和邓晓芒以独特的视角,深入剖析了中西方美学的本质差异,以及这
些差异背后的文化、哲学根源。他们指出,中国的美学体系更多地体现
了和谐、统一、内在性的特点,而西方美学则强调冲突、对立、外向
性。这种对比并非简单的优劣之分,而是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世界观和价
值观。书中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梳理,以及对古今中外美学理论的批
判性分析,展示了中西美学各自的特点及其相互影响。两位作者还特别
强调,中西美学的比较研究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差异上,更重要的是
通过比较,寻找两种文化之间的共通点,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
人类文明的进步。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特别是在如何理解和吸收外来
文化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不同文化之间的
交流与碰撞愈发频繁,如何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开放包容地吸
收其他文化的精华,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黄与蓝的交响
一中西美学比较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它告诉我们,文化
交流不应该是一种单向的输入或输出,而应该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只有
通过平等的对话和深入的交流,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互鉴共荣。同时,
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肩负着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任。在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加
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不仅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广泛涉猎各种文化
知识,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际视野,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
的力量。
声明:本站所有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内容均由用户自行发布或自行提供,可能存在所发布的信息并未获得所有人授权、或信息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本网站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渠道,虽严格审核把关,但无法完全排除差错或疏漏,因此,本网站不对其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