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2024-12-25
39.12KB
4 页
侵权投诉
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提起《论语》,还是上高中时接触过几篇,其中印象最深的也就是
《侍坐》孔夫子与学生们畅谈理想那篇,其他的真的是知之甚少。前段
时间读了于丹老师的《论语》心得后,感触颇深。我觉得最有感触的是
于丹老师讲述的《论语》中的一个精华——“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
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
这些事情的态度。”她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
憾与苦难。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
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
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
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
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
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
缺憾的态度。读到这儿,不禁想到了自己的过去,的确存在缺憾和不如
意,没有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只知道纠缠在里面,没有尽可能地用自
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遗憾,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使自己更加的痛苦。今
后一定要勇敢地面对现实,像于丹老师说的:“做一个勇敢的人,用生
命的力量去化解那些遗憾”。我还喜欢于丹老师对人生三个坎的看法。
她说人生有三个很大的坎,如果你越过去的话你一生就无大碍。这三道
坎是什么呢?在少年的时候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至中年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那么到晚年呢,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细细想来说得确实有
道理。人在少年的时候是血气未定之时,容易冲动,想法不成熟,这个
时候戒之在色。至及中年,就是我们说的血气方刚。家庭稳定了,职业
稳定了,社会圈层、朋友基本上到了稳定的时候,想的是什么呢,想的
是与人争斗而谋求更好的空间。因此最大的警戒就是不要与人争斗。那
么到晚年呢,晚年的时候按孔子的说法叫血气既衰,人年老了,从你整
个的生命体态,生理机能都在逐渐衰退,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放
下。
在《论语》中,孔子曾言:“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
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
在得。”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生不同阶段应当注意的问题。少年时
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往往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
响,尤其是对于情感的处理上缺乏理智,因此需要特别警惕过度的情感
投入,以免影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中年时期,人们通常处于事业的高
峰期,社会地位相对稳固,此时易产生竞争心理,与他人争强好胜,这
种心态不仅不利于个人健康,也可能破坏人际关系,影响家庭和谐。因
此,中年人更应保持一颗平和的心,理性处理工作与生活的关系,避免
不必要的争斗。而到了老年,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心理状态也容易受到
影响,此时最重要的是学会放手,不再过分追求物质上的得失,而是更
多地关注精神生活的丰富,享受与家人朋友的相处时光,保持乐观积极
的生活态度,安享晚年。
此外,《论语》还强调了“学而时习之”的重要性。学习是一个持
续的过程,不仅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
活中,不断实践,不断反思,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正如
孔子所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只有不断回顾旧知,才能在
标签: #心得
声明:本站所有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内容均由用户自行发布或自行提供,可能存在所发布的信息并未获得所有人授权、或信息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本网站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渠道,虽严格审核把关,但无法完全排除差错或疏漏,因此,本网站不对其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