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旨在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十五五”规划是指导我市未来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对于我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十五五”规划编制的重要意义
(一)是把握发展机遇的关键指引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竞争格局深刻调整。在国内,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机遇,如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带来的政策机遇、新兴技术发展带来的产业机遇、区域协调发展带来的合作机遇等。“十五五”规划编制就是要准确把握这些机遇,将其转化为我市发展的具体路径和行动,使我市在区域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二)是应对发展挑战的战略谋划
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从经济结构看,产业层次仍然不高,传统产业占比较大,新兴产业发展不足,转型升级压力较大。从资源环境看,资源约束日 ……略…… 要给予重点关注和深入研究,通过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
(四)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政府在规划编制中要发挥主导作用,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但同时,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市民参与规划编制的各个环节,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操作性。
三、扎实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的重点工作
(一)深入开展前期研究
前期研究是规划编制的重要基础。各有关部门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
一是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研究。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发展动态,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对我市的影响,预测“十五五”期间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征,为确定经济增长目标、产业发展方向等提供依据。
二是开展产业发展研究。深入分析我市现有产业的优势和不足,研究全球产业变革趋势下我市产业升级的路径和方向。重点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如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同时也要研究传统产业如何通过技术改造、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升级。
三是做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对我市的土地、水、能源等资源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分析生态环境的承载极限,研究如何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策略,为产业布局、城市建设等提供指导。
四是关注社会民生领域研究。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包括人口结构变化、人口流动等对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公共服务的需求影响。探索如何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二)科学确定发展战略和目标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要科学确定我市“十五五”发展战略和目标。
一是明确发展战略。根据我市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机遇,确定具有我市特色的发展战略。例如,如果我市具有良好的科技创新资源,可以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如果在区域中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可以制定开放合作战略等。发展战略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指导我市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
二是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发展目标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包括经济增长目标、产业发展目标、社会民生目标、生态环境目标等。经济增长目标要综合考虑潜在增长率、国内外经济形势等因素,确保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产业发展目标要明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重点产业发展规模。社会民生目标要涵盖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善目标,如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增加就业岗位等。生态环境目标要突出绿色发展理念,包括空气质量改善、水环境质量提升、森林覆盖率提高等具体指标。
(三)精心谋划重大任务和项目
重大任务和项目是规划实施的重要支撑。
一是谋划产业发展任务和项目。围绕产业发展战略,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比如,对于新兴产业发展,要制定产业培育计划,包括人才引进、技术研发、企业孵化等方面的任务;对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明确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等任务。同时,要谋划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包括新建产业园区、重大产业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等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
二是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和项目。加强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在交通方面,谋划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港口码头等重大项目,提高交通互联互通水平;在能源方面,规划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建设等项目,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在水利方面,开展水利枢纽工程、防洪减灾工程等项目建设规划;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推进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
三是部署社会民生领域任务和项目。加大对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在教育领域,规划新建和改造一批学校,提高教育资源供给能力;在医疗领域,建设高水平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在文化体育领域,打造一批文化场馆、体育设施,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同时,要注重社会治理能力建设,规划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应急管理体系等建设项目,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四)加强规划的衔接协调
一是做好与上级规划的衔接。“十五五”规划要与国家和省的发展规划相衔接,确保我市的发展方向与国家、省的战略部署相一致。积极争取将我市的重大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