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县委书记参加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上的讲话 >

县委书记参加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目前,正值全县上下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市委七届五次全会和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打响“奋力推进高质量超常规发展战斗之时。今天,我应邀参加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主要目的有两个:其一,想把省委、市委全会作出的战略安排,尤其是对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的决策部署,与同志们做一个交流和沟通;其二,就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提升新时代县域人大工作水平,开创新时代县域人大工作新局面,提出一些要求和期望。

  下面,我围绕我县发展面对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和新时代人大工作,从三个方面讲一些思考和意见,同大家一道交流。

  第一,认清发展形势,汇聚强大动力,推动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

  我经常讲清代张謇的一句话,“为一县之事,要有一省之眼光;为一省之事,要有一国之眼光;为一国之事,要有世界之眼光”。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够“跳出X看X”,才能够准确把握X发展的历史方位,知悉肩负X发展的历史使命。那么当前面对的发展环境如何呢?

  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明显变化。美国挑起和升级经贸摩擦,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困扰和冲击。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高度融合,受到经贸摩擦影响是难免的,一些指标波动也是正常的。但我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会改变。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6.8%,已连续12个季度稳定运行在6.7%至6.9%的中高速区间。在看到经济发展“稳”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国际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出现波动。为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国家坚持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一方面深化放管服 ……略…… 经济发展,深入融合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X平原经济区、环X经济圈发展,推进工业园区高速发展,大力发展通道经济,加快建设深度参与X合作示范区;必须加快构建交通为重点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打造X南向东出战略支点。

  这是必须要打赢的几场硬仗。如果我们不开足马力、穷其直追,面对的机遇就会变成“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来越近”的危机,就难以适应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更永远登不上全国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巨轮。目前,各体系、各会战都已明确了重点,正在陆续展开。汽车、鸿星尔克、年产6000套生态装配式军营(住宅系统)及智能野战卫生装备等重点工业项目相继落地建设,美丽岛、X古城等重点旅游项目强力推进,我县脱贫攻坚“X做法”“X经验”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球播送,等等,全县上下掀起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浪潮。

  全县人大干部在打造X南向东出桥头堡和X南翼骨干支撑的历史机遇和高标准要求下,坚决克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拿出“人大干部可作为而且可以大作为”的担当精神,既要当好全会精神的“宣传者”,又要当好全会精神的“践行者”、“推动者”和“调研员”、“观察员”,运用好全县人民赋予的权力,打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组合拳”,积极融入、主动作为,为奋力推进高质量超常规发展,加快建设X三产融合示范县和深度参与X合作示范区、打造X南向东出战略支点贡献更大力量。

  第二,坚定制度自信,坚持科学指引,推动新时代县域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和完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我们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个好制度,他不是凭空设想出来的,也不是从外国照搬过来的,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人民经过长期奋斗、艰辛探索得来的。

  回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历史。辛亥革命之前,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务才运动、清末新政,屡试屡败,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帝制复辟、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轮番登场,都没有改变国家一盘散沙、人民苦难深重的局面,终以失败告终。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浴血奋战和不断探索,从党一大开始在城市建立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和市民代表大会,在农村组建农民协会,到党领导人民建立苏维埃_,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_,在陕甘宁边区实行“三三制”参议会议制度;到1948年8月在石家庄召开的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华北人民政府,为夺取全国_、建立中央人民政府进行探索试验;再到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宣告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宪法开宗明义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在于最能够体现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最能够体现人民的根本意志和利益,最能够体现实现国家治理的高效率。实践证明,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的努力,中国成功地建构了非西方模式的制度体系和政治模式,通过走自己的路实现了崛起。1949年,我国人均GDP35美元;1978年,我国人均GDP156美元;20X年达到12.2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超过8800美元。再说说中国的减贫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7.4亿,比拉美或欧盟的人口还要多。我国到202x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到第二个百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制度的成功,改变了西方世界主导的现代化发展观念。西方世界内部出现的问题也挑战了其固有模式。英国脱欧,特朗普对其本国的新闻制度、议会制度、司法系统、甚至行政系统本身都表达了不认同,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巴黎协定》,近日又扬言退出《中导条约》等等,深层问题都是西方世界的内部秩序已经破裂。西方之乱和中国之治形成强烈反差。中国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56个民族,承受着世界上最庞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面临最复杂国情的国家,能实现长期、快速、持续的发展,最根本的原因是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支撑。对我们党领导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建立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倍加珍惜,切实坚持好、完善好、实践好。

  新时代如何坚持好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呢?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推动人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拓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我们要全面学习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入心入脑、笃信笃行,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大原则、思路举措、重点任务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一要高度重视和支持人大工作。从20xx年开始,习近平总书记连续4年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工作汇报,这一做法已经载入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成为党中央加强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制度安排。每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工作要点都对人大工作进行部署,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多次研究决定人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这在以往是不多见的,5年多来,党中央制发的关于人大工作的重要指导文件,在以往历届全国人大工作中也是最多的,许多都是具有开创性的重大举措。按照中央、省委、市委要求,县委坚持每半年听取一次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工作汇报,并以县委名义印发关于规范审计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