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以“X”为载体,深化“红烛育人”,厚植“美的教育”,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打造“教育之城”。
一、聚焦协同联动,提升教育改革引领力。成立教育工委、教育工作推进集团、教育发展专项基金办公室等,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工作领导机制。 ……略…… 。
二、聚焦人才培养,提升教育改革驱动力。探索“党建+师资队伍”相融合模式,大力实施党员教师“强师工程”,以“三名+”建设和“青蓝工程”为抓手,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聘请省内外教育专家68人,派出教师参加“国培计划”“省培计划”529人次。培育特级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黔灵名师3人、省级名校长4人、省级乡村名师12人、省级骨干36人、市级黔灵名师12人、市级名校长9人、市级名班主任12人、市级名师26人、市级骨干教师188人。拓展实施“党务干部进党校”全覆盖轮训工程,探索推行“三级培训”模式,开展示范培训500余人次,党委(党总支部)普遍培训20xx余人次,党支部兜底培训5000余人次。探索党员教师“红烛计划”,推行“双培养一输送”模式,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中层骨干、把骨干输送到重要岗位。培养党员教师38名,培养骨干教师945名,输送骨干教师220名。
三、聚焦内涵发展,提升教育改革服务力。研究制定《关于支持X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力推进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县第二中学被省教育厅授予“省级二类示范性普通高中”称号,县第一中学通过省级一类示范性普通高中第一次评估。深入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健全县域教职工岗位管理、交流轮岗、待遇保障等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