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公安情指中心是公安机关实施接警处警、指挥调度的综合职能部门,是公安机关实现快速反应的指挥枢纽,110接警员承担接听报警电话,指挥调度一般警情,搜集、整理、上报信息的职责任务,在公安情指中心处于重要地位。提高110接警员的专业化水平,推进情报指挥一体化建设,是公安机关强化警务运行质效和实战能力的重要举措。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2x年全市110接警员队伍建设推进会,主要目的是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市110接警员队伍建设,提高接处警工作水平,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准确把握全市公安局情指中心接警员队伍现状
XX市公安局情指中心目前承担着市辖四区的一级接处警指挥调度任务,四区下辖28个乡级行政区,常住人口达57.6余万,幅员面积达400余平方公里。辖区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相对集中,商业活动发达,人流物流密集,各类警务活动繁多。110情指中心已成为集受理报警求助、指令调度、指挥协调、信息研判及社会应急联动等实战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指挥平台,在维护_、打击违法犯罪、服务人民群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XX市公安局110接警员队伍结构
110接警台现有接警员43人。从编制性质看,民警11人,辅警32人;从性别比例看,男性6人,女性37人;从年龄结构看,40岁及以上4人,30至40岁之间7人,30岁以下32人,平均年龄28.2岁;从从业时间看,3年以下17人,4至10年22人,11年以上4人。从文化程度看,本科学历21人,大专文化19人(其中7人通过成人教育获得大专文凭),中专文化3人;从所学专业看,公安专业10人,非公安专业33人;队伍呈现普遍年龄偏小,文化素质不高,工作年 ……略…… 活力
一是落实慰问机制,关心生活情况。进一步完善慰问机制,定期开展政治家访与接警员开展谈心谈话,主动帮助接警员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给予组织上的关怀。二是组织党团活动,实现凝心聚力。组织好节日慰问、政治生日、困难帮扶等“暖心工程”,积极开展三八妇女节,春节联欢等活动,大力营造健康向上、生动活泼、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有效提升接警员队伍向心力。三是政策适度倾斜,提升激励效果。将激励政策进一步向优秀接警员倾斜。
三、正视问题,切实增强接警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
近年来,随着“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改革的有序推进,情指中心接警员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一些制约队伍良性发展的瓶颈性问题依然存在,离实战指挥体系建设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还有较大差距,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诸多不适应。
(一)工作生活压力大,身心健康堪忧
工作生活压力大是接警员普遍反映的问题,许多接警员长期超负荷工作,精神高度紧张,身心异常疲惫,身心状况令人堪忧,容易产生厌战情绪。
一是警li与警情不相适应。经过30多年的发展,110报警服务台成为守护群众安危的生命线,惩治犯罪的利剑,警民联系的桥梁。群众遇到急、难、险、重情况第一时间拨打110,已经成为妇孺皆知的常识,随之而来的是报警数量的大幅增长。以XX市为例,202x年,XX市公安局情指中心110报警服务台接警高达340000余起,平均每天900余起,然而每个值班组实际警li只有2名民警和4名辅警,接警员平均接警时间达10小时以上。
二是长期作息不规律。情指中心勤务模式目前实行4班2运行模式,没有节假日,接警员工作期间不得随意离开接警大厅,往往是一部电话、一台电脑、一张工作台,一坐就是10多小时;接警员长期值守夜班,固有的生物钟失衡,长期超负荷工作使他们身心疲倦,思想始终处于紧绷状态,身体健康透支,大多存在失眠、神经衰弱、内分泌失调等状况,经常性出现非战斗性减员。
三是非警务警情加剧工作负担。一方面,近年来求助警、经济纠纷、感情纠纷、劳资纠纷、骚扰电话等各类非警务警情占据了大部分的110警情,使得公安机关需要投入的大量的警务资源进行处理,大大增加了接警员的日常工作量。另一方面,接警员工作期间经常遭遇顽童、精神病人、甚至心理变态人员无故拨打110电话骚扰接警员的情况。
(二)队伍管理问题多,职业素养不高
由于部分接警员在思想素养、业务能力、个人素质等方面还不能满足新时代对公安机关的要求,敬业精神不足,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一是业务素养差距大。从公安机关层面看,认为110接警员是情指中心的辅助岗位,不需要高深的专业知识背景,民辅警比例差距极大,以XX市为例,全市接警员队伍中民警仅占25.5%,超过74.5%以上的接警员是辅警。从民警层面上看,基本都是从新招录民警直接分配,他们在警校未接受相关学习培训,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工作上手难度比较大。从辅警层面上看,目前尚未明确110接警员选拔的标准和素质要求,110接警员必备的接受信息能力、搜集研判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并没有纳入在辅警考试内容中,导致在工作中不能快速有效指导或帮助报警人,容易引发矛盾,降低满意度。
二是技能培训存在短板。接警工作政策性强、业务繁杂,专业要求比较高,但是由于当前公安机关对于110接警员的在职培训不够重视,培训缺乏长远规划和总体设计,培训多为临时性,一般培训2到3天,难以取得实效。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联系不紧密,缺乏110接警员岗位所需专业知识、技能设计培训内容,导致接警员公安业务知识储备不够,对情指中心的职能职责、权力权限、工作流程等接处警业务认识模糊、理解粗浅,工作中捉襟见肘,难以满足当前日常工作需要。
三是缺乏有效监管措施。接警员在接警过程中必须遵循110接处警的规范、要求和流程,根据各类不同警情、法律规定和相关预案采取不同应对方式,不少接警员对接处警工作规范要求认为是自缚手脚,经常应付了事,敷衍塞责。
(三)栓心留人难度高,职业荣誉弱化
从调查问卷和实地调研来看,110接警员调离、辞职率居高不下,人员的过快流动,导致队伍青黄不接,部分接警员思想麻痹、工作消极,职业认同感弱化,不满情绪日益突出,严重影响接处警工作质量。
一是缺乏职业上升通道。从民警层面上看,调研发现,接警员岗位基本由青年民警担任,且工作3至5年后就能有转岗交流机会,他们中大部分认为接警员岗位只是过渡岗位,职业上升空间不明确。致使接警员工作缺乏动力,很少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从辅警层面上看。作为警务辅助人员,政治上没有晋升机会,工作上缺乏考核晋升渠道,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良局面,致使主动担当、主动干事、主动奉献的精神有所弱化,少数辅警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性不强,工作敷衍了事,遇事讲待遇,影响队伍士气。
二是工资福利待遇低。目前从事110接警员工作的辅警绝大多数处于25-35岁之间,年富力强,要承担照顾家庭的重任,经济压力较大,加之,接警员值班制、两班倒,休息时间比较集中,许多接警员为补贴家用会从事兼职,十分辛苦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从调查中反映的数据来看,110接警员辅警的月平均工资在20xx-3000元,远低于202x年XX市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5880元的水平。较低的工资导致他们职业归属感不强,存在诸如“拿多少钱干多少事”思想,这些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缺乏干事创业工作热情和爱岗敬业职业素养,致使各项警务工作不能高效的开展。
三是社会认同缺失。人民群众对110的期望过高,往往把公安机关无权管辖、无法有效处置的非警务类事情强加给公安机关,加之这些年来“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的过度宣传及群众的片面理解,接警员苦口婆心耐心解释,咨询引导,往往被曲解为推诿敷衍,遭到言语责难,甚至举报投诉。接警员作为公安窗口单位工作人员,对待人民群众的曲解和无理要求必须做到骂不还口,这也导致接警员“有理不敢讲、有泪肚里吞”,导致消极应付思想产生。
四、聚力攻坚,不断汇聚做好接警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工作合力
新时代新征程上,维护安全稳定工作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人民群众对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