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旨在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发展与繁荣。而党建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核心,是引领和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本文将从思想引领、组织建设、人才培育、产业发展、生态治理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新时代党建工作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一、思想引领:凝聚乡村振兴共识
1.1 坚定初心使命,强化思想认同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新时代党建工作首先要坚定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为乡村振兴而奋斗的初心使命,通过定期开展乡村建设相关培训,深入学习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义和农业农村发展规划,提高党员 ……略…… 加大对青年力量的培养,鼓励农村优秀青年积极加入党组织,成为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
三、人才培育: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3.1 吸引外部人才,注入新鲜血液
乡村振兴需要引入新质生产力,吸引外部人才是关键。党建工作要围绕事业平台、薪酬激励、服务保障等方面,制定有竞争力的制度安排,吸引高学历、高技能、高视野的“三高”人才到农村投资兴业、回报家乡。同时,加强与高等院校、发达地区、龙头企业的合作共建,为乡村人才交流搭建便捷平台。
3.2 培育本土人才,激活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离不开本土人才的支撑。党建工作要注重培育好乡土人才,重点抓好村“两委”班子、乡村年轻干部和本土人才等乡村振兴的骨干队伍。通过组织实施各类“人才回流”计划,吸引外出务工的农民、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返乡创业就业,培育和选拔一批热爱农村、扎根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同时,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培养、引进、激励、保障等工作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四、产业发展:夯实乡村振兴经济基础
4.1 发挥政治优势,推动产业升级
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把政治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经济优势。坚持从乡村的资源禀赋出发,组织党员群众立足实际确定主导产业和经营模式,采用土地流转、发展合作社等途径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产业”模式,积极引导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4.2 利用政策红利,激发经济活力
在全面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全国各地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和农村综合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基层党组织要用好用活用足这一系列政策的红利,推动帮扶政策与乡村产业的有效衔接,建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长效机制,激发乡村经济活力,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同时,注重发掘用好比较优势,构建具有地域特点和品牌优势的乡村产业链条,推广“农业+产加销”的延伸型农业、“农业+互联网”的智慧型农业等新模式新业态。
五、生态治理:守护乡村振兴绿色家园
5.1 构建生态管护网络,强化环境治理
基层党组织要构建党委政府抓总、行业系统监管、乡镇各司其职、村级广泛参与的乡村生态管护网络,做到生产、生活、生态三个环境一起抓。探索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环境管理长效机制,深入挖掘乡村产业的生态价值,加大产业生态监管力度,倡导推广种养结合、低碳环保、循环利用、就地取材等产业发展模式,促进乡村产业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