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共和国第X个教师节。在这个庄严、温暖、充满幸福感和尊严感的,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里,我们应当大声对全体同仁道一声:“节日快乐!”
凝望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无论惊涛拍岸还是静水深流,“师者”从来就是文明传承中最为忠诚和坚韧的力量。当民族历史的航船驶入新时代的方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从古圣先贤到在场的我们,这份思索、守护、传播的使命自觉确立了“师者”这个群像在历史星空中的坐标意义。
千百年来,“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问题。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变革,“好老师”的标准或许会在技术方法层面不断迭代更新,但其人文根基却不易 ……略…… 前不那么显眼的地方高校,正在通过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不断刷新外界的认知。我们乐意成为国内外观察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窗口和例证,但不会沉迷在排行经济、数字游戏和圈子文化中顾盼自雄。我们这些年最为难能可贵的状态就是“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始终坚定不移、坚韧不拔、坚持不懈地做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脚踏实地地做一个好老师,自强不息地成一身真学问。永远不负为央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双区”国家战略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全体深大教师对央和人民的庄严承诺,以前如此,现在如此,将来更不会改变!
第二,我们要忠诚而深情地诠释深大精神。什么样的深大精神?开放包容、敢为人先、脚踏实地、自强不息、厚积薄发、经世致用、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创新创业、各成乃器……一口气讲出几十上百个词组也不足以全景式呈现30多万人的集体人格。我认为,最核心的深大精神就是我们的“三自”校训——自立、自律、自强。在X年代那么一个历劫重生的年代,前辈学人们毅然来到中国的南海边,奔走在春天的故事里,以自立、自律、自强为一所崭新的特区大学作训,究竟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痛点和个体心境?环顾中国那么多所大学的校训,其精神指向多数是向外的,讲主观之我对客观世界改造的态度和看法。而深大校训却特立独行、反求诸己,向灵魂深处自我革命。不同于应景式表态,而是横空出世连续三个“自”,直击心灵、叩问自我。这种态度和心境自然与那个年代个体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密切相关,“摸着石头过河的年代”,大的整体不知往何处去,所以要寄望局部、个体率先突围,再来引导整体。这么多年探索,道路、方向、目标都已明确,只要围绕核心,团结如一,不“反转地球”,未“星际迷航”,一往无前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就一定能够实现整体性的迈进。今天我们的物质积累与三四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但也将长期面临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当我们回过头再来审视“三自”精神,30多年前和此时此地,其主要的价值取向已经实现由如何“唤醒自我”到怎样“坚持自我”的跨越。“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个人如是,大学如是,国家亦如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造就自立、自律、自强的一代新人就是我们对深大精神最忠诚、最深情的诠释!
第三,我们要忠诚而深情地追逐人生梦想。什么梦想?努力成为好老师的梦想。随着X校区二期投入使用,经、管、X院上万师生进驻,深大X.X平方公里的校区已经满血运行,实现了用十年时间再造一个深大的蓝图!看着校史馆里陈列的老照片,X年代的海滩黄土之上就这么梦幻般崛起了一个现代大学,伴随着这座奇迹之城一天天长高,一天天璀璨……每每念及此处,我们就更加怀念以两院创院院士张维校长为代表的一大批创校元老,他们来创建深大之前,就已经是功成名就的大家,为了在一片滩涂和荔枝林里建设一所在亚洲具有灯塔效应的创新大学来到这里。今天的我们拥有前人无法想象的物质基础、育人条件、科研环境,更应该传承前辈学人的理想信念、人生境界、ZHI学精神和师者情怀。所谓好老师就是自觉将生命意义建构于传承和照亮之上的知识人。“自觉”是境界、格局和站位;“传承”是育人本分,意味着个人学术造诣终究要以人才培养为初心和依归;“照亮”是社会责任,意味着人品和学品都要成为时代的高标和风尚;“知识人”相比“知识分子”更加看重人和思考的独立价值,而非某种社会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