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XX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建设山水自然美、乡村整体美、产业品质美、城镇精致美、社会真善美的“五美XX县”为目标,坚持保护和开发并举,统筹抓好环境保护、城乡建设、产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走“生态路”、打“山水牌”、吃“绿色饭”的“两山”实践转化路径。202x年,成功创建为第一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守护青山绿水,持续擦亮生态底色。加强污染防治。严格落实“河长制”和长江“十年禁渔”要求,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行动,加强11个重要河流出入境断面和16个水源地监测。健全城乡垃圾、污水处理长效机制,引进北控环境 ……略…… 样化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动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美丽山川和美丽人居有机融合。建设和美乡村。积极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推进“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和“百千万全”和美乡村工程,以深化“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共同致富”机制创建为抓手,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成功创建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县,有2镇20村被评为“中国最美村镇”、7个村被评为省市级“和美乡村”,202x美丽乡村国际论坛在XX县举办。202x年6月,成功申报“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获得中央和省市扶持资金2.6亿元,是全省首个成功申报的县区。打造魅力城镇。按照“公园城市”定位,抢抓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机遇,实施城市更新与品质提升行动。拆违治乱腾挪空间5.3万平方米,收回国有土地71.56亩,打通城区断头路4条,改建埋设污水、雨水、供水、供热等管网5.5千米,整治城区主干道和河道各类“飞线”4.12万米,调整城区建筑色彩31万平方米,实施学校、口袋公园、文旅商街、停车场、文体场地等民生项目,“精致美”的城市形象初步显现。
促进三产融合,构建富民产业体系。发展特色山地农业。因地制宜发展高品质农林经济,持续在“田、路、社、种、厂、联、帮、带、引、奖”方面下功夫,分区域发展食用菌、核桃、天麻、茶叶、花椒、中药材等特色农林产业近100万亩,太平鸡、中蜂、大鲵、虹鳟鱼等特色养殖规模达到110万头只(箱)以上。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累计建成农业特色产业示范村100个、特色产业示范点158个,发展龙头企业26家、集体经济组织350个、家庭农场4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33个。截至目前,累计认证“三品一标”绿色食品企业10家、产品16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个。壮大绿色生态工业。加快推进XX县工业集中区建设,已入园企业27户,202x年在全省47个开发区综合考核中前进10个位次。独一味生物制药、桃源饮品公司完成重组,建成食用菌、中药材(天麻)、茶叶、核桃、花椒籽等农产品精深加工生产线5条。全面落实干部包抓联企业和“六必访”制度,独一味技改升级、花椒籽油及副产品综合利用、元旺沟建筑用石料石灰岩矿等重点工业项目加快推进,10户规上企业平稳运行。开发文旅康养产业。着力构建“大景区+全域游”格局,优化“北山南水”文旅产业布局,持续推进青龙山旅游度假区和阳坝文旅康养示范区建设,累计打造辐射全县的精品旅游线路8条,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入选“202x健康中国·康养旅游百强县”。202x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481.21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59亿元,带动一产和二产分别增长5.48亿元、5.52亿元。
健全完善机制,广泛凝聚工作合力。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专项领导小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