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作为一名中学校长,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对于指导我们做好新时代中学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一)坚持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历程,正是因为坚持改革创新,我国教育事业才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学教育质量才得到显著提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继续保持改革创新精神,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推进中学教育改革。
(二)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实现教育现代 ……略…… 唯分数、唯升学倾向,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首要标准。四是改善教师待遇。健全中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让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
(三)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全会要求完善立德树人_机制,这必然涉及教育评价改革。当前中学教育评价还存在唯分数、唯升学的倾向,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要积极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一是改革学生评价方式。建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个性特长和综合素质。二是完善教师评价机制。突出师德师风,注重教育教学实绩,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三是创新学校评价方式。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引导学校注重内涵发展。
三、切实把全会精神落实到中学教育改革实践中
(一)坚持正确改革方向。推进中学教育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目标。要把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着力点。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基本要求,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二)树立系统观念。中学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整体性、协同性。要统筹推进育人方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机制等各方面改革,做到相互衔接、协同推进。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握好改革的时机、节奏和力度。要加强_,同时鼓励基层探索,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改革格局。要加强中学教育与小学、高中教育的衔接,促进基础教育整体协调发展。
(三)强化改革担当。教育改革永远在路上,新时代赋予中学教育改革新的使命。要保持强烈的改革意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不断推动中学教育事业发展。要勇于突破思想观念的束缚,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涉险滩、啃硬骨头。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制约中学教育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精准施策、靶向发力。要坚持改革创新,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四)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中学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要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要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健全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学校、家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