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是城市的细胞,也是社区的主要组成单元。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剧、城市基层治理重心逐步下移至小区,小区治理成效直接关系到社区治理、基层治理水平,日益成为城市基层治理的主战场。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系统思维,紧紧抓住党建引领这条主线,统筹各方资源汇聚到小区,聚力解决群众大事小情,在精细化治理上持续下“绣花”功夫,推进小区治理水平整体提升。
一、延伸工作链条,把组织建起来
我市紧抓组织建 ……略…… 强有力。
二、链接多方主体,把力量聚起来
小区治理关键在人,我市通过纵向联动、横向联结,集聚各方力量,形成小区治理共同体。以深入推进新时代基层党建“双联双应”工作为契机,推动82个市直单位建立小区联系点、2.5万名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和小区报到、2.1万名党员志愿者参加所在小区志愿服务队,在小区党支部的领导下共同参与小区治理;全面推行联合执法进小区,制定75项事项清单,逐一明确问题类型、执法对象、执法主体和参与部门,由街道统一调度好公安、城管、应急管理、消防救援等力量,有效攻克小区私搭乱建、违规停车、物业乱收费等与小区居民息息相关的复杂矛盾问题。
三、做优民主协商,把事情办起来
服务居民、造福居民是小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评价小区治理水平和成效的根本标准。针对小区社会关系复杂、业主利益诉求多元、内部矛盾多发等治理困境,我市充分发挥小区党支部牵头抓总议事协商的作用,以小区“三方议事会”“五方议事会”为主要载体,有效撬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和广大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热情,以10个市级示范点为引领建设769个“红色议事厅”,打造“业主请上座”“晚茶议事厅”等小区议事平台;健全完善以“居民提事—网格听事—小区议事—协同办事—群众评事”为主要内容的“五事工作法”,今年以来为群众解决身边难事4300余件,“小区事、大家议、一起办”成为广大居民普遍共识。通过开展组织建设、凝聚党员力量,实施民主协商、解决大事小情,有效激发小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由保持怀疑、被动观望变为积极支持、主动参与。小区治理不再是社区党组织、小区党组织单打独斗,而是多方治理主体共同参与、协同配合,人人参与、人人管理、人人享有的良好治理氛围已经初步形成。
四、强化宗旨意识,把服务提起来
我市按照“亲民化、共享化、开放化”理念,充分利用物业办公地点、架空层等小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