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组织部长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神,为我们扎实有效推进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锚定了目标计划、指明了方向路径。县紧扣中心大局、聚焦主责主业,深入谋划、认真贯彻,以高质量组织工作推进“箫笛名都·侗听X”建设新征程。
一、坚持思想旗帜引领方向,在“两个维护”上态度鲜明、立场坚定、行动有力。始终把理论学习作为“终身课题”,不断健全完善理论学习制度,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不断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一是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坚持把“学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不断完善理论学习长效机制,发挥好“关键少数”带头作用,抓实经常性学习教育。坚持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通过 ……略…… 出。二是强化考核奖励激励作为。落实《关于进一步落实干部监督管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五条措施》文件精神,鼓励干部到四大主导产业和“富矿精开”“一区三园”建设、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等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任务的一线岗位上增才提能,对实干实绩突出的干部大胆提拔使用,在公务员职级、事业单位管理岗等级晋升中优先考虑,选树表彰一批“闯、创、干”先进典型,营造竞相担当、勇于作为良好氛围。三是持续畅通流动源头活水。实施“培源补链”计划,不断强化干部一二三梯队建设,推动干部队伍结构更趋优化。统筹全县干部资源、职位职级资源,推动跨部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任职,打破“一个岗位干到老”的格局,加大调整不适宜担当现任职务干部力度,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
三、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在“强村富民”上建强堡垒、改革创新、推动发展。围绕“两强两富”目标,深入推进“强村富民”三年行动,推动实现组织强、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人心齐的崭新局面。一是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围绕基层基础“强双基”要求,持续开展“排队抓尾、双整双创”行动,扎实开展“擂台比武”活动,完成213名村干部和村级后备力量学历提升工作,配合统筹选派村党组织书记赴东莞跟岗锻炼,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组织开展“比学创优”,持续加强驻村干部管理保障,积极推行党员“一亮四定双述”管理机制,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二是深化“强村富民”行动。围绕全县四大主导产业,发挥人才资源丰富、生产要素集聚等优势,积极探索“产业链党建联盟”,以“思想联学、技术联研、基地联建、品牌联创、问题联解、效益联享”的“六联”工作机制,推动党组织与产业链同步延伸,打造“㵲动先锋·产业联盟”党建品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规范“强村富民”公司运营,标准化建设18个“强村富民工坊”,发挥25名“强村富民”督导员作用,助推乡村振兴。三是实现“口袋”“脑袋”双富目标。深入抓好农民四项收入提升,推广“三次分红”模式,拓展好“组团式”帮扶,大力培育致富带头人,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种植养殖、手工艺、农家乐等,落实好惠农政策。实施“塑形铸魂”工程,以“两改两整治”为重点,推进18个“四在农家·和美乡村”特色小寨示范创建和田冲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健全完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常态化推进机制,深入推进移风易俗。
四、坚持拓宽人才引育渠道,在“人才强县”上优化机制、营造环境、发挥作用。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全力以赴抓好抓实“引、育、用、留”全链条全环节,最大限度把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X高质量发展事业中来。一是深化引才方式。积极与产业主管部门、企业沟通协调,及时掌握林业、农业、文旅产业、医疗卫生、教育等部门人才需求情况,变“撒网式”引才为“打靶式”引才,借助“双招双引”等引才平台和“黔归人才”信息库,吸引一批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领域人才和100名以上黔籍在外企业家、退役军人、技术技能人才来玉返乡创业。持续健全“授权松绑”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