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在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召开这次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发展推进会议,意义重大而深远。国有企业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压舱石”,其改革创新与发展成效,直接关系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近年来,市属国有企业在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天,我们齐聚于此,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方向、强化举措,全力推动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发展实现新突破。
一、洞察形势,明晰国企改革创新发展意义
(一)顺应时代发展大势,融入经济发展新格局。一是契合宏观经济战略调整。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内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国家积极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市属国有企业必须紧跟国家宏观经济战略步伐,主动调整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在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到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中,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二是适应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浪潮。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技术蓬勃发展,深刻改变着产业发展模式和市场竞争格局。市属国有企业要敏锐捕捉科技发展趋势,加大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和跨越发展,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抢占先机。三是响应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在区域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日益加剧。市属国有企业要积极响应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加强与周边地区国有企业的合作交流,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 ……略…… 同行业优秀企业的竞争意识。在企业管理、成本控制、技术创新等方面,与先进企业存在较大差距,但自身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在市场竞争中,缺乏主动出击的勇气和策略,往往处于被动应对状态,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三是效益观念不强。部分市属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过于注重规模扩张和业务增长,忽视了经济效益的提升。在项目投资、资源配置等方面,缺乏科学的效益评估和成本核算,导致一些项目投资回报率低,资源浪费严重。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关注不够,未能有效采取措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资产运营效率。
(二)创新能力薄弱。一是研发投入不足。市属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较低的问题,限制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由于资金短缺,企业难以开展大规模的研发活动,无法引进先进的研发设备和技术人才,导致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方面进展缓慢,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不高,难以满足市场对高端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二是创新体系不完善。多数市属国有企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创新体系,缺乏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和创新管理机制。企业内部创新资源分散,各部门之间缺乏协同创新的动力和机制,创新效率低下。同时,企业与外部创新资源的对接不够紧密,未能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机构等外部创新力量,创新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足。三是创新人才匮乏。创新人才是企业创新的关键。目前,市属国有企业在创新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由于企业吸引力不足,难以引进具有创新能力和丰富经验的高端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缺乏系统的培训体系和职业发展规划,导致现有人才的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此外,在人才使用方面,存在激励机制不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不科学等问题,影响了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风险防控能力不足。一是债务风险_不到位。部分市属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过度依赖债务融资,导致资产负债率过高,债务风险不断积累。在债务管理方面,缺乏科学的债务规划和风险预警机制,对债务规模、期限结构、融资成本等缺乏有效_。一些企业盲目举债投资,项目收益未达预期,导致偿债能力下降,面临较大的债务违约风险。二是投资风险评估不严谨。在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部分市属国有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够深入,对市场前景、技术风险、财务风险等评估不全面、不严谨。缺乏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存在盲目跟风投资、人情投资等现象,导致一些投资项目失败,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同时,在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进度、质量、成本等缺乏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影响了投资项目的效益。三是内部管理风险隐患多。市属国有企业在内部管理方面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财务管理不规范、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等,容易引发内部管理风险。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会计信息失真、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财务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制度执行不力、流程不规范、授权审批不严格等问题;在风险管理方面,缺乏对各类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能力,风险防范意识淡薄。
(四)党建工作与业务融合不深。一是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部分市属国有企业在党建工作中,存在就党建抓党建的现象,未能将党建工作与企业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党建工作缺乏对企业业务工作的指导和支持,业务工作中也未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导致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脱节,无法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党建工作对企业发展引领作用不明显。一些市属国有企业党组织在企业发展战略制定、重大决策等方面参与度不高,未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建工作在推动企业改革创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引领作用不明显,未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政治保障和精神动力。三是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单一。市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方式方法较为传统,缺乏创新和活力。在党员教育管理、党组织活动开展等方面,形式单一、内容枯燥,难以吸引党员参与,影响了党建工作的效果。同时,在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党建工作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无法适应新时代党建工作的要求。
三、聚焦重点,推动国企改革创新发展突破
(一)加速转型,优化产业布局。一是深耕主责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市属国有企业要进一步明确自身的主责主业,集中优势资源,加大对核心业务的投入和培育力度。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通过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在主责主业领域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积极拓展产业链上下游,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形成产业协同效应,提升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二是培育新兴产业,抢占发展先机。紧跟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市场发展趋势,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投资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自主研发、引进技术、合作开发等方式,加快新兴产业项目的落地和实施。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建立创新研发平台,提升企业在新兴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积极参与新兴产业标准制定,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三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大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投入,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发展。鼓励传统产业企业开展服务化转型,拓展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提升效益,强化经营管理。一是拓展业务领域,增加收入来源。市属国有企业要积极拓展市场空间,挖掘潜在业务机会。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客户痛点,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开展多元化经营,拓展业务领域,如涉足生产性服务业、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领域,增加企业的收入来源。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开展项目合作、技术合作、市场合作等,借助外部资源提升企业的市场拓展能力和业务水平。二是加强成本控制,提高运营效率。树立成本控制意识,建立健全成本控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