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全市农业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在全市农业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农业生生产工作会议,目的是总结全市农业生产工作成成效,分析当前任务形势,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下面,我代表局党组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肯定去年以来农业生产工作成效

  (一)以产业振兴为关键,加速文农旅融合发展。一是狠抓龙头企业培育工作。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积极发动鼓励各龙头企业、各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各项展销、培训活动。截止202x年底,国家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合计21家。二是加快实施特色产业集群项目。持续推进全市鸡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建设,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截止202x年底,已完成全产业链建设项目10个,在建7个,涉及全市鸡养殖、屠宰加工、分割包装、预制菜制作、冷冻仓储与冷链物流能力等方面,累计完成投资4.4854亿元、占总投资93.5%,已拨付补贴资金7362.28万元、支出进度77.42%。其中,潭牛镇全市鸡屠宰加工厂项目于202x年实现竣工试运营,按照供港标准出口建设,通过引进“风冷锁鲜”技术,依托潭牛镇全市鸡特色养殖产业,打造集屠宰加工、冷链配送、产品精深加工等一条龙产业链,年加工能力达到600万只以上。二是拓宽休闲农业发展路径。积极申报202x春夏美丽乡村休闲旅_精品景点线路,入选2 ……略…… 6个村集体收入突破100万元,通过省级认定集体经济强村12个。二是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优增效。印发《关于开展202x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市级示范社认定和监测工作的通知》;开展8家市级示范社的扶持项目,总扶持金额为120万元,15家示范家庭农场的扶持项目,总扶持金额为150万元;开展家庭农场赋码和随手记使用推广,我市家庭农场总数为全省最多,经我市积极发动,完成共1000家家庭农场赋码和148家家庭农场随手记使用推广,超额完成省定任务目标;完成5.83万亩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

  二、务实重行抓好2025年农业生产工作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这是当前抓好“三农”工作的关键之举,也是我国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必答题。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做好种业这篇文章,做实科技兴农,推动特色农业强市建设迈上新台阶。全市拥有丰富独特的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将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全市从特色农业大市向特色农业强市转型。

  (一)打造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引擎。科技创新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202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瞄准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等,精准“点题”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突破口。全市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让这一“关键变量”转化为农业发展的“最大增量”,筑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根基。一是做好我市系列特色种业文章。聚焦现代生物育种、种质资源创新等培养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技术人才,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改良农作物品种,提高其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品质,培育一批自主可控、高产优质、抗病抗逆、宜机收的我市系列特色新品种。利用腾冲科学家论坛等平台,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交流合作的机会,促进一批成果落地。积极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打造集品种研发、良种良苗生产、市场推广、科技服务于一体的“育繁推服”种业全链条。二是推动智慧农业、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卫星遥感等新技术,推广应用无人驾驶拖拉机、植保无人机等智能农机装备,以及智慧大棚、养殖工厂等智慧农业基础设施,提升农业管理水平。持续推进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分产业、分环节升级改造现有设施设备,加快发展植物工厂等设施农业新业态,促进设施农业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三是拓宽“低空+农业”应用场景。扩大农用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作业中的应用,发展农作物种植规模、长势、病虫害、灾情等飞行智能监测,在永久基本农田巡查、种粮补贴核实、水产养殖滩涂规划、农业保险快速查勘定损等场景推广无人机的应用,发展短保鲜期、高附加值生鲜农产品“产地直达餐桌”低空运输服务,推动休闲农业与低空观光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观光、热气球环游、滑翔伞运动等低空农文旅业态。

  (二)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质量效益。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传统农业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而新质生产力引入了技术、数据、知识等新要素,并对这些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全市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做大做强高原特色农业,把农业当作“芯片产业”来打造,让一二三产都强起来。一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快推广适合我市地形和作物特点的农业机械设备,如轻便灵活的小型茶叶采摘机、花卉移栽机、花卉修剪机、小型耕整机、微耕机、智能割胶机等,全面提高亩产单产和农产品质量。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托财政补贴与数字普惠金融支持其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大科技特派员、科技特派团的支持力度,让更多懂农业的科技人才下到基层。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和宣传,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帮助其接受和应用新技术,提升生产技能。二是加快产供销一体化建设。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签订订单,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推进县域集采集配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构建覆盖县、乡、村的流通服务网络。持续完善县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信息化新质生产力基础,加快高原特色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高原特色农产品全流程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农产品供需双方匹配效率,促进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和销售链,提升全市高原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