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县党员发展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调研报告 >

县党员发展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调研报告

   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我们积极行动,迅速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专题调研组,采取走访调查、会议座谈等方式,深入部分县直单位和乡镇对党员发展教育管理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我县辖X镇X乡,X个国营华侨农场,X个省级工业园区,共有X个基层党组织,其中党委X个,党总支X个,党支部X个,其中行政村党支部X个,社区居委会党支部X个,机关党支部X个,事业单位党支部X个,企业党支部X个。现有党员X人,其中女党员X名,X岁及以下X名,大专及以上学历X名;有农村党员X名,外出流动党员X人。X年全县发展党员X名,其中发展农村党员X名。今年以来全县发展党员X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X名。近年来,我县在党员发展教育管理上探索了一些新办法,出台了一些新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制定规划,定期督查,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领导。县委组织部制定《X-X年XX县基层党建工作规划》和《XX县X-X年发展党员工作三年规划》,明确工作目标、重点和具体措施,并制定了《XX县发展党员工作重点管 ……略…… 入党。探索了“双线发展,双重管理”(可在协会党组织发展、可在村党支部发展,协会党支部和村党支部共同管理)的农村党员发展新机制,不但严把了关口,而且从入口上提升了党员的素质。三是建立发展党员工作预警机制。实行发展党员工作预警制和重点管理制,根据《XX县发展党员工作重点管理办法》,对发展党员工作不力的基层党组织实行重点管理,责成限期改正,并对相关责任人予以诫勉。农村党支部被列为县重点管理单位的,其村党支部书记予以诫勉,并停发X个月的固定报酬。X年以来,我县共对X个两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进行重点管理,对X名村书记进行了诫勉。

  (三)创新机制,拓宽渠道,积极发展进城务工人员入党。针对出现发展党员源头萎缩现象,我们在审批发展对象时有意识地进行调控,储备以外出务工青年为主的入党积极分子。一是适度控制发展比例。培养对象与发展对象比例没有达到X:X的不批,农村外出务工青年发展对象在整个农村发展对象中的比例低于外出务工青年在全乡(镇)农村青年比例的不批。二是拓宽推优发展渠道。抓好乡镇流动党员管理站的规范建设,要求各管理站把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外出务工青年这一_,对他们进行建档跟踪管理,及时将表现优秀的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备人选。村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对入党积极分子后备人选进行表决,得票超过半数的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三是改进教育管理手段。村支部根据外出务工人员情况,要求同行务工的正式党员每人联系培养X—X名本村青年。党员通过注明联系电话和住址的培养联系卡,就近与务工青年进行思想交流,村支部利用春节期间外出务工青年集中返乡召开座谈会,交流思想状况,强化教育引导。同时,帮助解决青年外出后其家庭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X年以来,共发展进城务工党员X名。

  (四)适应形势,及时跟进,探索非公企业发展党员新路径。一是组建组织到位。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实行因企制宜,采取企业独立组建、产业联合组建、就近挂靠组建的形式组建党组织,形成园区党工委——产业党总支(联合党支部)——企业党支部(企业党小组)的“三位一体”园区党组织设置格局,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已全部建立党组织。二是重点培养到位。注重把生产经营骨干、管理骨干和技术能手培养成党员,对提出申请的非公企业主由园区党工委确定两名党员作为培养人对其进行重点培养,随时了解申请人的思想动态,引导申请人从思想上、行动上达到党员标准。对家族式企业发党员坚持X:X的比例,即发展X名有血缘关系人员必须同时发展X名一线职工,防止企业党支部近亲化。五年以来,在非公企业中共发展党员X人,其中客商企业主X人。三是严格政审到位。在政审环节,通过查阅本人档案、找相关人员谈话、邮寄信函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申请人本人、家庭主要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等政治历史情况和是否有违法乱纪行为,严格规定一些重要的政审材料必须由客商原籍所在地出具。四是考察范围到位。在考察过程中采取“看、听、议、访”的方法,扩大考核范围,即看入党材料、看贡献情况、看经营管理;听群众的反映、听职工的评价,并由所属党委、组织部门明察暗访,确保了解情况真实、全面。

  (五)科学归类,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针对过去党员管理笼统单一、效果不佳的现象,从优化组织设置、改进管理方式入手,实行分类指导,实现科学管理。一是优化党组织设置形式。打破过去按村、组地域单一设置党组织的模式,探索按产业、功能设置党组织,把党组织建在产业上,使同行业党员按产业聚集,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等在党组织的引领下联合群众致富,推动产业发展。先后建立葡萄、水晶玻璃加工、香料化工等协会(合作社)党支部X个,党群经济联合体党小组X个,并在厦门、北京等城市建立流动党支部。二是创新党员管理机制。按照分类管理,因人而异的原则,在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